请登录

后疫情时代心理建设:心里不慌,语言有爱,planB走起

郭瑞卿

授课时长: 6

授课形式:线上 线下 录播 均可

授课对象: 客户经理

课程 介绍 ACHIEVEMENT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各地复工复产加速推进。中央提出“疫情防控常态化”,一是全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地区聚集性疫情不断发生,症状感染病例仍然存在,防控不能掉以轻心。另一方面,就是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这对复工复产的企业、个人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做好心理建设,全身心的状态迎接新的挑战?要看到情绪,更要看到情绪背后的动机;要学会换位思考,每个人都在为了更好明天努力;要学习解压,随时随地自我调整;更要与疫情共发展的意识,不必执着“我做不到的”,而是着手“我能做点什么“。

此次分享带给您专属的心理建设”:看见真实,直面恐慌缓解焦虑,让爱发声planB计划走起。

课程 收益 INTRODUCE
1
课程 大纲 LECTURER

开场游戏导入:OH卡破冰

{我与OH卡建立链接,让OH卡帮你发现潜在的自己;

OH卡团体故事: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片段,组成完整的OH卡团队故事;

体会心理学的奇妙之处,发现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团队。}

 

一、知:正视现实,无需恐慌

1、我看到的疫情现实是什么?

2、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会有哪些情况出现?

3、我们的工作生活准备好没?随时可能被打断?

 

二、情:警惕过激反应,焦虑情绪根源是什么?

1、区分正常应激反应VS过激反应

Ø 三类不同群体的反应:密切接触者(隔离待定)、街道关联者(非直接接触)路人甲(广大民众)

Ø 心里:焦虑、恐慌、疑病等

Ø 躯体:坐立不安、失眠多梦、心悸汗、腹泻等

Ø 日常生活工作影响:不停刷“小道消息”,过度传播和谈论、强迫家人,语言攻击过激等

2、为什么有的人,容易产生过激反应?

Ø 所有焦虑来自未知的恐惧,我们把“可能最坏结果=事实”

Ø 体内积压了很多的情绪垃圾,才会有过激反应,如果能合理释放情绪,我们面对一些触发事件就会是正常反应。

Ø 恐惧的不是当下这件事,而是记忆中相似的事件,可能的结果。恐惧是某种程度上的“自我保护”。

Ø 情绪与思维的“有色眼镜”,过激的情绪来自三种病态的思维方式。

Ø 案例解读:太在乎别人怎么看待你?人和事都应该朝着我要的方向发展,要不然就无法忍受?我现在这个样子,我努力也没用。(病态思维要调整)

3、你是压力焦虑易感人群吗?

Ø 焦虑测试

Ø 案例解读:抢购双黄连/生活用品背后的需求?——乌合之众心理

Ø 案例解读:服务者委屈,拒测体温还出言不逊?——踢猫效应

Ø 案例解读:你被“微信群”“手机消息”绑架没?——贩卖焦虑

4、小组分享:回忆我最恐惧的一件事,一个人,它是如何影响当下的我

 

三、意:缓解焦虑恐惧,简单又有效

1、接纳感受,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焦虑,这是常态

Ø 检测追踪日记法,追踪检查你的焦虑类型

Ø 职场危机焦虑——远离舒适区

Ø 缺爱型焦虑——生命线轨迹法

2、认知修正,情境——自动化思维——焦虑情绪——行为

Ø 认知的ABCDE技术

Ø 应用案例分享(根据调研问卷,客户提供现实的“工作”/“生活”焦虑)

3、语言要有爱,表达要有力

Ø 非暴力沟通及案例应用

观察—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只说出当下所做的事情。清楚表达,不判断或评估。

感受——坦诚表达感受,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

需要——说出哪些需要(价值或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请求——明确说明具体的改善的请求。

Ø 情绪沟通VS有效沟通

    工作中带情绪沟通案例

    生活中带情绪沟通案例

Ø 推荐书《非暴力沟通》《沟通的艺术》

4、行为放松,情绪针灸按摩操

 

四、行:planB计划走起,与疫情共发展

1、你是斜杠青年/中年吗?

2、远离心里舒适区

3、做一个生活中有爱的人

Ø 积极主动的回应

Ø 感恩的信

Ø 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4、小组分享:在线办公的10种可行分析

 

五、思:成长型思维看待疫情的常态化——会反思复盘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1、学会随时复盘

2、遇事理性思考,遇事两问:我怎么看,我怎么办?

3、不再执着于”我失去什么?“,要着眼”我得到什么?“

 

六、答疑环节

1、ORID总结与复盘

2、现场在线答疑(学习工具分享)

 

Copyright © 2022- 2022 上海宇谷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8250号-2

021-60403586

( 工作日:9:30 - 1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