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民法典对银行的影响》

杜淮锦 银行风险管理及党建实务专家

授课时长: 2天

授课形式:大课

授课对象: 行长、银行理财(销售)经理团队及全体员工

课程 介绍 ACHIEVEMENT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它引导金融价值取向、 保护竞争秩序、整治民间金融乱象、保障金融安全、 回应时代金融需求、促进金融风控提升、创造金融新商机、 提升金融运行效率。如何精准学习运用《民法典》,提升认识水平、管理质量、风控能力,成为广大中小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本培训,从银行的主要工作着手,理解法律条文,落实监管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实操相融合,有助于提升员工法律风险意识和防控能力,促进银行有序审慎经营、稳健发展。

课程 收益 INTRODUCE
课程 大纲 LECTURER

第一板块新形势下的监管趋势

(一) 近期监管处罚情况分析

(二) 监管的趋势

(三)《民法典》的整体认识

 

板块民法典对信贷业务的影响(结合案例分析100条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贷前调查的影响及实操应对

问题引入: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说明贷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关于借款人主体资格

1.借款主体资格的法律风险

2.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风险

3.夫妻一方借款是否为共同债务

4.非法人组织可否申请贷款

5.借名贷款谁偿还及法律风险

6.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风险

讨论:村委会可否作为借款主体?

——关于担保人主体资格

7.未成年人财产可否可否抵质押

8.非典型担保有无法律效力

9.学校、幼儿园、医院的房产是否具有担保主体资格

10.农村两权抵押的规定

11.流质条款不再无效

12.抵押物租赁权风险防范

13.抵押物居住权风险及防范

14.抵押物地役权风险及防范

15.担保人可否向法院申请撤销担保合同

16.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

17.保证是否适用最高额担保的有关规定

18.股东越权担保的风险

19.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是否有效

20.土地使用权抵押后建设的房屋是否有优先受偿权

21.收费权、经营权是否可以抵押

22.动产抵质押规定的变化

23.存单质押的法律风险防控

24.应收账款质押的风险防控

25.预告登记是否有优先受偿权

讨论:按揭贷款发放后,购买人与开发商的房屋购买合同取消,银行向谁追偿?

(二)贷时审查的影响及实操应对

——关于合同

26.合同成立(约定成立及生效条件)

27.预约合同(含银行卡业务、线上业务等)

28.格式条款(含银行各类格式条款)

29.情势变更原则(延期还款、减免本息)

讨论:银行的借款合同、保证合同可否适用民法典默示的条款?

——关于保证担保

30.保证合同与主合同效力一致

31.保证人的追偿权

32.物权担保的法律问题

33.保证期间约定不明

34.保证方式约定不明

35.债权人发现风险提前终止合同担保人担责吗

36.混合担保人之间可否追债

37.如何认定银行在接受公司提供担保时是善意的

38.银行对担保形式审查义务的标准有哪些

39.法院对担保合同的裁判思路是什么

40.保证人以印鉴虚假主张担保无效,银行怎么办

41.个别股东没有签字是否影响担保合同效力

讨论:担保人的股东会(董事会)决议银行是否有必要落实面前要求

——关于抵押

42.抵押的效力(抵押承诺书的效力有瑕疵)

43.抵押权实现的条件

44.抵押担保风险及控制

45.抵押共有人签字、夫妻双方财产约定、单位抵押董事会决议、抵押物财产保险的风险防范

46.抵押物评估价格、登记价格与贷款额度

47.抵押财产的范围

48.禁止抵押的财产范围

49.房地一体抵押原则

50.抵押物被人查封如何处理

51.不动产抵押合同的效力

52.不动产登记簿的效力(登记信息与合同记载不一致以哪个为准)

53.动产抵押面临失去抵押权的风险及对策

54.抵押与保证并存,如何避免保证人免责

55.让与担保有效,有利于保护债权人

56.质押保证金利息是否属于质押物范畴及对策

57.扩大应收账款范围,方便质押融资

讨论:在建工程抵押有什么风险?

(三)贷后管理及不良清收的影响及对策

案例引入:某医药公司因股东间矛盾影响续贷形成不良

——关于时效的概念(保证期间、诉讼时效)

58.如何设定保证期间

59.诉讼时效

60.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抵押权呢?

61.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保证人诉讼时效呢?

62.诉讼时效的中断

63.清收通知送达的方式

64.诉讼时效届满的应对

讨论:企业员工签收的清收通知是否为有效送达?

——关于转让

65.债权转让的风险及控制

66.债务转让的风险及控制

67.抵押物转让的风险及控制

68.购买价款超级优先权很重要

讨论:不良贷款转让如何通知债务人、保证人?

——关于清偿顺序

69.留置权、抵押权与质权清偿顺序

70.同一财产多笔抵押,谁优先受偿

71.房地分别抵押给两个银行,谁先受偿

72.同一财产上,抵押权、质权并存时的清偿顺序

73.多笔贷款部分清偿时候先偿还哪一笔

74.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保证担保的清偿顺序

75.多重保理应收账款的清收顺序

讨论:一个借款人同一家银行多笔贷款,先收哪一笔?

——法定优先的法律风险

76.税收权优于抵押权

77.劳动债权优于抵押权

78.在建工程优先抵押权法律风险

讨论:贷前调查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关于清收的措施

79.债权人发现风险提前终止合同担保人担责吗

80.债权未到期,可否向债务相对人主张权利

81.银行如何充分运用撤销权,扩大清收保全战果

82.依法清收不良贷款能否执行未成年名下的财产

83.哪四种情形股东承担赔偿或者连带责任

84.公司人格否认清偿贷款

85.偿还部分贷款后,仍可依法处置全部抵押物

86.抵押物毁损、灭失、被征收的应对办法

87.银行、处置不良资产产生的孳息如何处理

88.依法清收不良,虚假应收账款保理怎么办

89.转让不良贷款,履行费用由谁承担

——关于借新还旧

90.借新还旧的保证人在什么情况下承担担保责任

91.借新还旧中的抵押

——关于展期

92.展期中的保证

93.展期中的抵押

——关于婚姻配偶承担债务法律风险(案例)

94.婚前贷款是否应由夫妻双方承担还款责任

95.婚姻程续期债务

96.关系存续期间贷款在婚姻解除后如何分担?

——关于借款人死亡的风险控制(案例)

97.借款人死亡的情况下,借款人的继承人是否有义务偿还银行贷款?

——关于以物抵债的风险控制

98.以物抵债的概念及类型

99.以物抵债协议如何履行以及能否强制履行

100.以物抵债法律风险的举措

 

板块民法典对内部管理的影响

(一)员工行为及其管理

1.机构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外,对机构发生效力。(504条)

2.单位负责人或工作人员,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单位须承担侵权责任。(第621191条)

3.企业有义务采取合理措施,防止和制止性骚扰。(第1010条)

4.不得非法拘禁,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

5.未经权利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权利人的肖像、声音和姓名。(第10191023条)

6.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隐私权。(第10321033条)

7.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第111103410351036条)

8.出资人滥用出资人权利,造成出资对象或者其他出资人损失,须承担民事责任。(第83条)

(二)经营办公场所及物品管理

1.银行对经营场所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须承担侵权责任。(第1198条)

2.建筑设施倒塌、塌陷,或者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 使用人 有过错,须承担侵权责任。(第12521253条)

3.从高层建筑物中抛掷出来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又找不到行为人的,建筑物使用人可能承担赔偿 责任。(第 1254条)

4.网络被利用,侵害他人权益,网络服务提供者须承担侵权责任。(第11951197条)

5.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所有人或管理人有过错,可能承担赔偿责任。(第120912121213条)

6.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内容失实,可请求媒体及时更正或者删除。(第1028)

 

 板块民法典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影响

(一)安全保障权

1.案例分析:客户因银行地面湿滑摔倒撞到另一客户并致其受伤,银行是否承担责任?

2.条文解读:法律法规对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要求

3.银行义务:从设施、管理等方面尽到保障财产、人身安全义务

4.问题讨论:客户因自己原因在银行犯病导致死亡,银行有责任?

(二)完全知情权

1.案例分析:存款变保险,银行存在哪些问题?

2.条文解读:法律法规对履行告知义务的要求

3.银行义务:存贷款、中间业务中,必须告诉客户的内容             

告知客户的方式

4.问题讨论:格式条款清楚明白,客户签字确认过后不认可,银行是否尽到了告知义务?

(三)自主选择权

1.案例分析:致电客户办理信用卡分期,6期变12期,银行该当何罪?

2.条文解读:对法律法规中自主选择权的理解

3.银行义务:充分尽到告知义务

4.问题讨论:你会到其他银行网点门口营销和拉客户吗?

(四)公平交易权

1.案例分析:发放社保卡,捆绑销售理财,银行错在哪儿?

2.条文解读:法律法规对公平交易的要求

3.银行义务:杜绝捆绑销售、变相收费、隐形涨价

4.问题讨论:VIP客户可以优先办理业务,是否侵犯其他客户公平交易权?

(五)获得赔偿权

1.案例分析:客户按照银行ATM机旁边的张贴内容操作,存款被划走,银行赔偿吗?

2.条文解读:法律法规对获得赔偿权的要求

3.银行义务:充分尽到情形告知、安全保障、证据保留等义务

4.问题讨论:客户什么情况下有权向银行索赔?银行赔偿范围有哪些?

(六)获得知识权

1.案例分析:客户银行购买理财,没有听完、看完相关条文主动签字,理财亏本,可以要求银行赔偿吗?

2.条文解读:法律法规对获得知识权的要求

3.银行义务:日常宣传教育要规范

            产品销售教育要到位

4.问题讨论:产品销售时,你是告诉客户具体产品的风险点还是去告知客户如何识别和防控风险?

(七)人格尊重权

1.案例分析:客户在网点发生纠纷,其中一人受伤,保安强留肇事者,是否侵犯其人格受尊重的权利?

2.条文解读:法律法规对人格尊重权的要求

3.银行义务:对客条款要规范,人格尊严不可侵,尊重人格和风序,尽职履责依法办。

4.问题讨论:藏族同胞带刀进网点,让进不?

(八)信息保护权

1.案例分析:银行人员与小贷公司人员勾结贩卖信息,会入刑吗?

2.条文解读:信息收集的要求

            信息使用的要求

            信息保存的要求

            信息泄露的补救

3.银行义务:只有更严,没有最严。

4.问题讨论:客户变更短信电话,银行系统未统一变更,导致催还贷款信息发送到其他人手机上,是否属于信息泄露?

(九)全面监督权

1.案例分析:客户办理业务不满意,向人行、银保监举报未果,遂向消协举报,可以连人行、银保监一起举报吗?

2.条文解读:法律法规赋予消费者监督权的具体要求

3.银行义务: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在萌芽、在可控范围。

4.问题讨论:消费者权益工作争议解决有哪些途径?

(十)质量担保义务、瑕疵举证责任

1.案例分析:客户在银行办理定期存款业务,回家几个月后向银行提出存单记载额度与实际存款额度不符,经协商未果,向法院起诉,由谁举证?

2.条文解读:法律法规对经营者质量担保、瑕疵举证的责任

3.银行义务:准确把握时点,合规办理业务

4.问题讨论:消费者权益工作争议解决和信访、举报区别在哪儿?

Copyright © 2022- 2022 上海宇谷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8250号-2

021-60403586

( 工作日:9:30 - 18:30 )